双创风采

当前您的位置: 首页 - 党建工作 - 双创风采 - 正文

【先锋筑梦人】陈佳林:竞赛实践明前路,研途追光终上岸

时间:2025-07-02点击数:

陈佳林,男,2001年12月出生,永利yl23411集团官网2020级建筑学二班本科生,2021年2月23日申请入党,2021年3月30日成为积极分子,2022年12月3日成为预备党员,2023年12月3日按期转正。在校期间,先后担任团支书、党建联络员、艺术团声乐队负责人副职,获院“优秀学生干部”等称号。毕业去向: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。

实践,在乡土项目中淬炼设计初心

"设计图纸的价值,在于从蓝图走向大地。"

如果问陈佳林本科五年最珍视的经历,他会毫不犹豫地指向2023年夏天的晋江市磁灶镇三吴村。作为微景观搭建项目的负责人,他与团队成员完成四个地块的景观提升——

首先,在初期与村委对接项目,对四个地块进行实地调研,与团队成员明确分工;其次,与村委反复多次交流设计方案,多次修改待方案获批后与施工方对接并采购砖石等施工建材;此后,施工阶段为工人提供现场支持,期间遭遇杜苏芮台风于福建晋江登陆,前后现场实地监工半个多月,确保施工进程在台风天气后及时恢复以及设计意图得到准确实施;最终四个地块从方案设计、成果汇报到施工落地,所有阶段按时完成,并获得磁灶镇2023年大学生古建微景竞赛优胜奖。而这份"从图纸到建造"在大三这一年的完整闭环,促使了他大四开始下定决心备考建筑学硕士研究生。

考研,是另一场关于“解题”的设计实践

怀揣着将设计理想深造的决心与乡土情怀,陈佳林在大四踏上了备考厦门大学建筑学硕士研究生的征程。与本科阶段充满创意发散的设计竞赛不同,考研更像是一场目标明确、需要精准策略与扎实功底的“规定性设计”。回顾这段历程,他坦言,过往的设计课程与竞赛实践经历,都成为了备考的独特优势。

“考研,绝非闭门造车。”陈佳林总结道,“本科的每一次设计课、每一次实践、每一次竞赛,都在无形中为这场考试积蓄着力量。”

从磁灶镇亲手砌筑的红砖墙,到考研答卷上精准落笔的快题方案,陈佳林用行动诠释着“知行合一”。他用“设计思维”规划备考路径:明确目标(择校)、夯实基础(公共科目稳扎稳打)、高效执行、勇于创新(专业科目差异化表达)。他相信,这份在乡土大地上淬炼的初心和在专业赛道上磨砺的硬实力,将在未来的求学路上,继续绘就更壮阔的青春蓝图。

获奖经历

1. 2024.7国际中俄大学生城市与建筑设计竞赛三等奖

2.2024.6“天际航杯”建成遗产数字化于创新应用大赛人气奖;

3.2024.12 圆点设计奖环艺设计类二等奖;

4.2024.8 SGADC第五届新加坡金沙艺术设计大赛铜奖;

5.2024.10“国韵新生”国际创意设计大赛入围奖;

6.2023.2永利yl23411官网暑期社会实践优秀论文二等奖;

7.2023.1永利yl23411集团官网优秀学生干部;

8.连续三年获永利yl23411集团官网一等奖学金。

毕业寄语

站在毕业的节点回望,华园的点滴塑造了我们。想分享一点感悟:学习与成长,本身就是一场宏大的“解题”设计实践。

所以,请珍惜每一次动手的机会,无论是课程竞赛还是社会实践,那些“亲手砌筑的红砖墙”般的经历,终将成为你最独特的优势。

考研,绝非闭门造车;人生,亦非孤军奋战。本科的每一次积累,都在为未来蓄力。记住,每一块亲手砌筑的砖石,都是通往理想蓝图的阶梯。愿大家在未来的专业赛道上,以扎实的硬实力和创新的勇气,绘制出属于自己更壮阔的青春蓝图!

初审:张磊

复审:谭磊

终审:侯艳茹